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9章 兵力暴增(1 / 2)

大家都各忙各的,唯独赵构成了闲人一个,除了听听各处的消息便是练功、舞剑,再无他事,闲的蛋疼。

日上三竿的时候,他无聊之至,便欲出去散散心,不曾想,刚出门,一转眼便看见杨再兴于廊下徘徊,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,不禁笑道:“思念媳妇了这是?”

杨再兴似是习惯了这位殿下的说话风格,讪讪一笑,那样子竟有些腼腆,让赵构很是意外:“大帅,这有些日子没仗打了,闲得浑身酸疼,这不听说要打回京城了吗?属下,属下想当个先锋。”

卧槽,猛人都这样的嘛?不打仗闲的慌?

赵构瞥了他一眼,轻飘飘地问道:“打仗有瘾?”

杨再兴有些不好意思地伸出手,比着小指头回答:“也就,一点点。”

“毛病,改天本大帅给你寻个爱打仗的队伍呆着去。”

“嘿嘿,那就谢谢大帅了!我去喂马了!”杨再兴得了这话,跟打了鸡血似的,一溜烟跑了。

“这家伙。”赵构摇摇头,却因为杨再兴的出现,想起了另一件事:不行,不能这么浪费时间,我得抽空去刘浩那里转转,岳飞到底有没有到他的队伍里报到了,杨再兴虽然勇猛,却不是帅才,跟着岳飞才能发挥最大作用。

在他的心目中,岳飞才是超神一般的存在,最关键的是忠心无比,世人皆称愚忠,不然的话,也不会被原历史中的赵构和秦桧坑死。

要知道,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催着班师回朝时,其手下也曾有人提议他自立为王。

在当时,岳家军如日中天、深得广大百姓爱戴的情形下,如果岳飞有异心,南宋朝廷根本无力征讨,当初“陈桥兵变”的历史极有可能重演!

后人提及岳飞、岳云、张宪冤死风波亭的事儿,叹息之余,通常都认为是赵构和秦桧君臣勾结,以“莫须有”的罪名除去心腹大患。

关于岳飞的死,两种说法最具市场。

一说是宋高宗忌惮岳飞兵权日重及迎钦宗还朝而杀之,秦桧不过是贯彻领导意图罢了。这种说法,这里就不说了,一笑了之。岳家军共十二军,一半以上兵力都是宋高宗亲自下旨拨到他麾下的,再加上火箭提拔,足以说明其对岳飞的信任。

另一说法是,金人是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,秦桧其实是金国奸细,是金人挑选出来控制宋高宗赵构的棋子。

依据,是《大金国志》卷7和卷24记载:天会八年秋,金廷在黑龙江柳株议事,议定让秦桧作为金国内应潜回南宋。

在这次会议上,有人首先提出派张孝纯去,完颜宗翰(本名粘没喝,又误传为粘罕)认为不妥,言道:“此人河东失节,人谁不怨,便去如何得位?得志,唯有桧可用”。

随后,在1130年,秦桧全家返回宋朝,不遗余力地协助金国打压南宋。

岳飞却是抗金力量的领军人物,在岳飞的带领下,岳家军战无不胜,北伐形势一片大好,金人已惶惶不可终日。

如果真把金国灭了,投降派的代表人物(奸细)秦桧能有好下场吗?肯定不能啊,唯有利用岳飞的愚忠把他除掉,而不仅仅是夺了兵权,秦桧才能安心,金国才能安心。

至于宋高宗赵构,因为明知秦桧是金国奸细,出于对金人的惧怕而任由毫无治国能力的秦桧把持朝政,他敢说不吗?

《宋史·纪事本末》卷七十二记载,秦桧死后宋高宗才松了口气:“桧亡故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”。

宋高宗是一国之君,上朝时还要在靴中藏刀,秦桧死后才敢说出来,为什么?其中缘由,不言自明。

赵构骑着马,一边往刘浩军中行去一边想着自己曾经看过的关于岳飞冤案的内容,突然间想起了难以回避的问题:现在,钦宗还在京城呢,岳飞是忠于他,还是忠于自己呢?

还有宗泽,原历史上,金兵掳走二帝时,他不顾大元帅府的反对,起兵渡过黄河,准备截击金兵救回二帝,最后虽然因其他勤王队伍无一配合而不得不放弃,但其忠君之心切可见一斑。

如果这两人都不支持自己,难道要指望汪、耿之流为自己打天下吗?那还不如尽早寻个地方归隐山林更靠谱呢。

还没到刘浩部营地,赵构就打马返回了帅府,情绪低落至极。

偏偏遇到副元帅宗泽又赶了过来,步履轻快走路带风不说,还面露喜色。

刚一见到赵构,他就兴奋地说道:“殿下,大事成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