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78章 棉花大丰收(1 / 2)

南汉官道开通,解决了粮食运输问题,可西北严寒,要冬天出兵,必须解决冬天御寒衣物问题。

正在这时,传来了汉中棉花田大丰收的消息。

因为选种棉花的地方,是新开的肥沃的旱田,加上草木烧泥皮灰的施放,第一次收获,产量很高,平均亩产达到600多斤,个别甚至达到700多斤,已经赶上现代施放化肥的亩产量了。

一共7000多亩棉田,收获了近450万斤含籽棉花。

不过这是因为土地本身肥沃,又是第一次种植,肥力最饱满的时候,到了第二季,魏延估计能有300多斤就不错了。

典型的是,南阳的水稻田,在魏延刚穿越过来时候,第一造水稻亩产轻松达到了300多斤。

但种了一造水稻一造小麦后,肥力严重下滑,到今年9月份收割的水稻,不管怎么施加粪肥,亩产连200斤都难以达到。

在没有现代肥料基础上,必须用2-3年轮耕方式,恢复土地的肥力,连续几年耕种下去,土地都要废了,没有十年八年恢复不了肥力。

可现在南阳汉中,涌入了上千万人,连半年轮耕都做不到,现实迫使魏延要么往外扩张要么发展其他产业,实现人口由农业切换到其他产业。

棉纺织业,就是魏延构思的产业切换切入点。

棉花采摘下来后,汉中棉纺行,在田头,就以极高的价格把棉花收购下来。

相当于种植一亩棉花田的收益十几倍于种植一亩水稻田的收益。

之所以如此高价,一方面,物以稀为贵,第一批棉花确实值这个价格。

一方面,魏延需要树立一个千金买马骨的标杆,让其他人抢着种棉花。

最主要的是,第一批棉花种植户,都是羌胡族人。

魏延要给胡人一个榜样,汉人丞相魏延不但不歧视他们胡人,甚至把最好的东西也会给予到他们。

魏延期望通过这种方式,能够逐步解决汉胡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。

当然,为了平衡利益,在种植第二批棉花的时候,就不会仅仅是胡人了。

汉中棉纺行收购到棉花后,首先要进行脱籽,才能获得棉花。

有了棉花,就可以制作棉衣、棉被了。

魏延在穿越过来前,只看到过人们拿着器械,手工弹棉,但对如何快速脱籽,则一无所知。

这些都需要汉中棉纺行,自己去研发机器,来解决。

过去近半年,貂蝉负责的汉中棉纺行,纺纱织造效率比之前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。

貂蝉到汉中之后,就一头扎进纺织机器改进的大业之中。

魏延只有到汉中时候,才能看到她,每次见到,都觉得貂蝉更显美艳动人,离开以后更是思念不已。

在棉花没有采摘时候,貂蝉就花重金从成都请来的纺织师傅,一起研究、探讨纺织机器的改进。

这方面,魏延提供不了太多思路,毕竟魏延生活时代,只见过缝纫机,只能把缝纫机,脚踏走线的大体情况对貂蝉说了一下。

但怎么把麻或棉制造成纱线,魏延更是一窍不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