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7章 犁耙铁农具爆卖,南阳种满水稻(1 / 2)

荆州、扬州以及益州三地,大致位于如今的江南地区再加上云贵川一带。魏延推测,这三个地方的总人口数量应当超过2000万之多。

而且荆扬二州广泛种植着水稻,这里的人们对于铁质农具的需求量非常庞大。

然而,由于历经了长达两百年的东汉盐铁专卖制度,因为铁器稀少,到了东汉末年时期,铁器被官方铁官定价到畸高,寻常农家甚至连一把铁制的锄头都难以购置得起。

而铁犁和铁耙,则是全新产品,在这个时代还没问世。

相比锄头,它们的生产力提高10倍以上,是农业时代,农具中的王者。

所以,不管是铁犁、铁耙、还是铁锄头,都正好击中农民的痛点,加上大规模生产下的低价格优势,必然可以爆卖。

而铁犁和铁耙,除了铁质部分之外,还要装上木头绳子等。

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爆卖,魏延建了两个大厂,借鉴现代流水线生产模式,大量组装生产。

当然,也设置了质检环节,确保组装质量;采用计件制,刺激工人生产积极性。

为了标明独一无二性,更在铁水成型前,在农具上烙上“南阳”二字。

虽然魏延有信心能够爆卖,但在这交通极其不发达的古代,要在极短时间内宣传、成功推销出去,也无疑是个巨大的难题。

因此,魏延才找来南阳当地的豪族大户,和他们合作,正而非选择独自进行销售。

这些豪族大户,与荆州、扬州、益州以及北方各州的名门望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他们不仅精通文墨,而且见多识广,许多人更是游历四方,拥有丰富的经商经验。

相比之下,魏延所率领的黄巾军成员都是些泥腿子出身,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,很多人甚至在面对陌生人时连话都说不利索。

要求这些农民在如此短时间内将如此庞大数量的农具销售一空,难如登天。

即使这些大户们得知,必须在短短半个月内仅通过出售铁质农具,来换取上亿斤水稻种子时,每个人的脸色都变得苍白如纸。

毫无疑问,这个目标对他们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。

然而,当他们亲眼目睹那一把把制作精良的铁质农具,尤其是在观看了牛拉铁犁和铁耙展示出的超高生产效率之后,所有人都喜笑颜开,仿佛看到了无限商机。

不仅如此,这些精明的大户们并不满足于原定的9:1的利润分成模式,而是纷纷要求采取独家包销制度。

按照魏延最初设定的零售价,一把锄卖到5斤粮食的价格,而一把铁犁或铁耙则能卖高达30斤粮食的高价。

为了加快销售,减少管理环节,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客户们的积极性等,经过深思熟虑之后,魏延同意了采用包销制。

但底线是给到魏延的价格,锄头不低于3斤粮食每把,铁犁和耙不低于20斤粮食每把。

如此,这些商人便能够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分销商网络,根据各个地域以及各类客户群体的实际情况,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差异化的销售价格与营销策略。

比如,对于那些采购量巨大的客户,给予相应的折扣优惠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