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家赚钱,没有揣进自己腰包,反而上交朝廷,还为科举做了不少贡献。
最关键的是,八位考官,都为李想说话,主动扛事。
质询的结果,也在顷刻间,传遍各大衙门。
内阁的大佬们,首先接到了消息。
张首辅端坐在太师椅上,轻轻抿了口茶,长叹一声,“日后,这科举也要变天了!”
各部衙门也是对此议论纷纷,最大的论点,便是科举不仅不花钱,还赚钱。
这尼玛,完全颠覆了他们对科举的认知。
对此,有支持的,也有反对的。
支持的官员,观点很简单,这种方式,不仅为朝廷节省开支,反而为朝廷创收。
反对的也很直接,这样会扰乱科举,朝廷的抡才大典,变成了菜市场,这成何体统?
后来,渐渐演变成了争吵,双方僵持不下,吵的面红耳赤。
皇宫内,永嘉皇帝听着魏老太监的汇报,不时的点头,皱眉。
显然,在他看来,双方的观点都有道理。
听完魏老太监的汇报,永嘉皇帝敲了敲御案,问道:“魏监,你怎么看?”
魏老太监拢着手,想了想,这才说道:“陛下,往年科举,寒门学子,仅仅是盘缠就花光了积蓄,到了应试之时,难免被生活所困,”
“若是朝廷承担这些学子的食宿,自然是好的!”
永嘉皇帝闻言,不由点了点头,“会试的举子,都还算好的,那些乡试、县试的学子,生活更是困苦,不少有才的学子,便是被这等身外之事,给耽误了。”
顿了顿,永嘉皇帝朝着魏老太监说道:“你去找那小子,问问他此事,可否推行全国,若是可行,便让杨慎呈一份奏折上来。”
魏老太监闻言,这才躬身退下。
......
御史台,公堂内。
此时,一众官员对此事的态度,已经有所改变。
又不痛不痒的问了一些问题之后,这场质询便也无疾而终了。
杨尚书带着一众考官,出了御史台,便看向李想说道:“此事,你无需担心,本官会一力承担。”
身后的考官们,也纷纷笑着附和。
李想不由无语。
对于这事,他可从来没有担心过,大不了降职呗,扣薪俸呗,自己也不差那点。
不过,这几个老家伙,确实也是一片好心。
想到这里,李想朝着几人躬身拱手道:“多谢诸位大人!”
杨尚书见状,顿时满意的捋了捋长须。
几人又笑着说了一阵,便开始散去。
李想也准备回府,一会,苏亚男还得看大夫呢!
就在这时,一辆马车出现,魏老太监走下马车。
“杨大人,李大人,请留步。”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