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六百五十八章 种植园的奴隶一年可以吃120斤肉(2 / 2)

其实这件事,挖人的民坊,真的有错吗?

民坊许下的承诺,都如数兑现,但就是不合适,民坊难道养着这个大工匠吃闲饭不成?这夫妻不合适还能和离,这民坊和匠人不合适,也可以辞掉,至于寻短见,是你这大工匠自己想不开。

置身事外的角度看,似乎是如此。

但朱翊钧看问题的角度压根就不是置身事外,在他看来,这个大工匠的离去让一个船坞停滞了一段时间,这是一笔损失,大工匠的离世,更是重大损失!要培养一个大工匠,那不是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问题,还需要有天赋!

作为天底下最大的势要豪右,朱翊钧要不做点什么,他还当什么皇帝!是个阿猫阿狗,都要把主意打到他的产业上来了。

必须要出重拳!

“太仓琅琊王氏。”汪道昆简单的说明了情况,太仓琅琊王氏,是琅琊王氏的本家,而且在南衙拥有莫大的影响力,即便已经不是门阀时代,但如王阳明,也是琅琊王氏的分支,三槐王氏。

“朕记下了。”朱翊钧十分平静的说道,这次南巡又多了一个目标,这内帑因为驰道要修建,会立刻瘪下去,银子堆着心慌,没有银子堆着,更心慌!

被皇帝记到小本本上,就绝对不可能躲得过,最好这个太仓琅琊王氏遵纪守法,腚底下一点脏事儿没有,否则指定被陛下掀个底朝天。

“度数旁通以来,大明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,具体而言有造船厂的造船精确、农桑之中育种的温度、杀青,还有极为重要的清丈、厘清税基、税赋改制、绘测堪舆图,文教之中的算学推广等等,这些都是度数旁通的成果。”王国光在诉说自己的功绩。

度数旁通,就是以用具体的数字去度量天下无穷万物,才能触类旁通,让大明变的更好。

这是万历维新极为重要的一环,是大明数理思想的应用和实践。

“陛下,矛盾说告诉臣,万事万物一体两面,不光是有好处,也有坏处,度数旁通的恶果也在突显。”王国光话锋一转,转到了自我批评之上,亲自告诉皇帝陛下,度数旁通不仅仅有好处,还有坏处。

朱翊钧眉头紧锁的说道:“比如呢?”

王国光平静的说道:“比如,泰西在新世界的种植园里,奴隶一年可以吃120斤肉,400斤的各种粮食,如果按照6斤饲料长一斤肉去计算,这个奴隶一年可以吃掉1120斤的粮食,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。”

“这不是典型的谣言吗?”朱翊钧一摊手,嗤之以鼻的说道:“京营锐卒一天大约消耗为1.5斤米,四两肉,油三钱,盐三钱,菜一斤,折算下来也就是一天2.4斤的米,一年也就876斤粮食。”

“合着,京营锐卒还不如奴隶吃得好是吧!”

朱翊钧不信,京营锐卒的伙食朱翊钧心里有数,这伙食已经是整个大明最好的待遇了,这还是振武大势之下,能够提供的待遇,朱翊钧每天都去北大营,军兵吃的什么,他一清二楚。

现在,帝国的账房先生告诉朱翊钧,奴隶比大明锐卒吃的还好,朱翊钧不信。

“真的吃的这么好,他们还能瘦的皮包骨头?”朱翊钧又不是没见过奴隶,黎牙实这个信徒,都会为了在新世界作的恶而忏悔,当然忏悔归忏悔,该压榨还是压榨。

“但这是真的,至少在度数旁通上而言,这是真的。”王国光深吸了口气说道:“这是一个种植园的账本,总产量减去卖出的量,减去种植园奴隶主的消耗,最后每个庄园内所有人,包括奴隶在内进行了平均,进而得到了这样一个离奇的数字。”

新闻学上大分,统计学也会上大分,只要你改变了定义,就会发现了数字也是会骗人的。

王国光继续说道:“这看起来很合理,但其实这种算法没有代表性,首先就是这个种植园的效益极好,属于撒把种子,就能收获的良田,其次,账目上有作假,稍微拨一下算盘,就发现这是为了避免收税官收税故意做出来的账目,收支是对不上的,还有,就是该种植园里有酿酒,但酿酒不在账目上。”

“最后,这么平均算是不对的。”

账目上选择的样本是单一的,而且是效益良好的孤例,为了避税进行了售出造假,酿酒的粮食没有计算,不能平均。

“事实上,这家种植园的奴隶,一年吃不到一次肉,哪怕他们是生产这些的人,而一年一个人的粮食消耗,大约在200斤上下,盐是粗盐,一日也不过半钱左右。”

“在具体处理国事的时候,我们不能盲目的相信统计数字,需要践履之实的去深入了解,综合判断。”王国光做了最后的总结。

粗盐是一种皇帝根本接触不到的食盐,大约就是海水直接晒干之后的产物,这种盐苦涩无比,但再苦也得吃盐,不吃盐没力气干活,不干活,奴隶主的鞭子就到了。

朱翊钧每次操阅军马之后,都会有一碗大碗凉茶,凉茶是甜的,也是咸的,因为要补充糖分,也要补充盐,大碗凉茶也是民间重体力穷民苦力的无上饮品,当然能冰镇最好。

“200斤,人,真的会饿死的…”朱翊钧又不是五谷不分,大明一个成丁一年要消耗掉四百斤的粮食,只要一个地方的粮食产量低于这个标准,并且没有补足,立刻就会闹出饥荒来,会饿死很多很多人,如果是低于三百斤,就会闹出民变来。

平均是平均,这里面还涉及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,那就是分配。

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,亘古未变。

朱翊钧想到了宋仁宗的宝岐殿,在收获之前,宝岐殿的宦官都会为了哄宋仁宗开心、为了制造祥瑞,去把双穗的麦子移植到宝岐殿,最终创造一个产量神话出去。

“安南人在广西杀人案,已经被两广巡抚王家屏调查清楚。”刑部尚书王崇古说起了一件案子。

安南人在大明杀的是安南人,案情并不复杂,安南人会从偷偷进入大明砍甘蔗和砍树,砍甘蔗一天30文,砍树一天是20文,是那种飞钱,但是大把头要抽掉15文和10文,这样一来,这样对半抽成。

这抽成本来就奇高无比,大把头贪得无厌,还要压了三个月的工钱。

“到底是大把头被杀了,还是砍树、砍甘蔗的苦力被杀了?”朱翊钧问起了被害者的身份,发现尸体之后,大明衙门很难搞清楚具体的身份,朱翊钧在去年十月份收到的奏疏,是极为模糊的,只知道是因为劳动报酬内讧。

“大把头把苦力给杀了。”王崇古面色极为难看的说道:“这大把头,借着自己在大明有亲戚,能找到活儿干,直接抽佣一半,还不给钱,这也就罢了,有人反抗,这大把头就鼓噪其他的苦力,杀了敢于反抗的苦力。”

“大把头许诺,把刺头杀了,就把工钱发了,结果刺头被杀,大把头依旧没发工钱。”

“这大把头逃回了安南,王家屏传信黎越僭朝,让安南国把人犯给交出来,在大明地界行凶,理当大明明正典刑。不交也行,在安南境内斩首示众,传首广州府。”

之所以要放到廷议上讨论,是因为这个案犯,跑回去了。

王家屏索要人犯,在王家屏看来理所当然,但是在安南看来,这是安南人杀了安南人,大明也要管?是不是管的太宽了些。

“安南如何答复的?”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:“如果不把这个大把头明正典刑,广西那些个大把头都会有样学样,广西也会受到影响。”

朱翊钧之前就退了一步,不要求安南交出人来,他们自己斩首示众也行,总之要明正典刑,广西的生产活动不能被破坏。

大宗伯万士和低声说道:“安南的黎越僭朝在装傻,不作回应。”

之所以叫他们僭朝,是因为安南国王对内自称皇帝,对大明则称臣,不作回应,当无事发生,安南这种拧巴的反应,也是安南比较尴尬的现状。

真的事事听大明的,过不了几年,安南百姓敢到大明京师告御状,敲登闻鼓;但是不听,大明又要武力威慑,为了一个人渣,又不值得。

所以,就只能不作回应了。

“不肯交出人犯,还不肯自己明正典刑是吧!下旨安南都统使,圣旨到算,一个月内,必须把人犯移交广州府,否则后果自负!”朱翊钧吐了口浊气说道:“这安南非要跟莽应里一样,朕就成全他们!”

大明的要求过分吗?从法理上讲,安南没有王国,安南是属地,安南都统使莫氏是大明秩二品的世袭土司,作为属地,朝廷要求移交一个人犯是合理的;从律法上来讲,安南人杀安南人,大明愿意查案,愿意给个公道,这是为了维护公正。

在大明看来,完全合理的要求,在安南看来,就是大明手伸的太长了,又不敢明确反抗,就只好装糊涂,但朱翊钧不给他们装糊涂的机会,要么把人犯交出来,要么直接跟着人犯一起死。

广西的甘蔗可是支柱产业,容不得被人破坏。

万历十三年的第一次廷议,格外的漫长,以致于跟着皇帝来听政的潞王朱翊镠都打起了哈欠,才终于结束,因为以留守身份监国的缘故,朱翊镠必须要早起听政了。

“终于结束了。”朱翊镠伸了个懒腰,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:“皇兄要是让我监国,我就第一时间对那些个摇唇鼓舌的贱儒下手!大明京师的聚谈,太过于自由了!”

朱翊镠意图以退为进,试图用荒唐来达到自己不留守,和皇兄一起下江南的野望,他选了个很明确的目标,摇唇鼓舌的贱儒。

朱翊钧想了想说道:“你随意,既然让你留守,只要不是规定的藩王、外事、维新大事,一切庶务都是你来做主。”

“朕不对他们动手,是朕怕他们倍之,捂嘴这种事,很容易被官僚们搞成道路以目,你动手就正好。”

“朕支持你。”

朱翊镠眼前一亮,立刻说道:“那行,这北衙留守,我干了!”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