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五百三十六章 图谋山西道(1 / 2)

曹震的声音,在黑夜的旷野里显得格外的清楚。

只是他却满脸凝重,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。

「殿下乃是监国皇太孙,是国本,是根基。殿下一人之安危,牵扯无数人,更干系天下那亿兆百姓。」

「殿下乃千金之躯,当高坐明堂。朝中文臣武将,皆可由殿下驱使。殿下要治理天下,则有文臣辅左,若要征讨四方,自有无数良将可点。」

「臣等忠心大明,追随殿下之志。固有殿下荣,则臣等满门荣耀之私情。却亦有殿下稳固,则天下稳固之念。」

「殿下若是有事,则太子忧伤,陛下神伤,臣不知那时候宫中会生出何等事故。但臣等知晓,殿下若是出事,臣等必然会受牵连,如是高阁老亦有可能被废黜。」

「朝堂之上,洪武新政大抵便是如那昙花一现。臣等固然一死,但是人皆有一死。可新政若是骤然停下,天下百姓又将如何?殿下这些年之布局,又当如何?」

曹震双手竖起,重重的锤着胸前铁甲,砰砰作响。

「于公于私,臣都不同意殿下入山西道!若是殿下一意孤行,臣便要行那僭越之举,扣下殿下。臣届时自会自戴枷锁,回京请罪!」

黑夜里,清化镇明军大营外,气氛一瞬间冰冷到极点。

大明开国景川侯曹震,脸色凝重,双目坚毅,毫无更改之意。

高仰止等人亦是面色沉下,纷纷望向脸色平静的皇太孙殿下。

良久。

寂静了许久的旷野里,朱允熥轻笑了两声。

他伸手指着曹震,笑道:「这里竟然有个不怕死的。」

曹震此刻心中却也是万分紧张,如此当众劝谏反驳皇太孙的意志,往小了说那是不尊教令,往大了说那就是僭越大逆。

就是冲着他刚刚那番话,现在皇太孙将他斩了,谁也不能说出什么反对的话来。

然而在曹震,乃至于更多人看来,皇太孙很多时候是不清楚自己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。

曹震觉得,哪怕是拼着自己今夜被皇太孙严惩,也得要让他知道,他自己对天下的重要性。

大明朝堂之上,百万明军里头,最是直爽的曹震,难得的当了一回硬脖子。

高仰止在一旁看了眼曹震,显然对于这位景川侯今夜有别于过往的表现,感到一丝意外。

他轻声道:「殿下,景川侯今夜乃是赤诚之言,便是有所唐突之处,也是情有可原。」

朱允熥侧目瞅着高仰止,挪嘴道:「孤可还没有说要给他定罪。」

曹震眼瞅着朱允熥脸上露出的一抹轻笑,赶忙脸色一变,恢复成了往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模样,弯着腰缩着脑袋,搓着双手。

「俺就知道殿下不是那等听不进劝的人,更是那通情达理的。俺这是担心殿下安全,若是殿下真要进山西道,俺曹震肯定是冲在殿下前面,为殿下挡刀。就是拼着俺死在贼子手上,也定然要叫殿下安然无恙!」

朱允熥有些无奈的瞪了曹震一眼:「你少撒泼打诨,小心回头孤让你儿子吃挂落!」

景川侯嫡子曹炳,如今就在应天城讲武堂里上学,和常继祖是同学。

他们那帮在朝功勋子弟,都是这两年陆陆续续进的讲武堂,差不了几届。

曹震一听皇太孙提到自家老大,赶忙闭上嘴,连连摇头,表示自己不敢再瞎逼逼了。

朱允熥轻叹一声,这帮开国功勋、军中老将,自己固然有威严的时刻,但是这些都是皇室统治的根基,更多的时候还是要多亲近一些。

恩威并重,方得始终。

他开口道:「山西道,于孤而言,固然

还是要去的。」

曹震眨着眼,表露着自己原先就有的担忧。

高仰止和王信陵二人则是微皱眉头。

「孤打算先下手为强,抢在反贼们起事之前,寻得机会,四面合围山西道,一举全歼贼酋!」

朱允熥望着黑夜里的太行山脉。

这一条山脉于分布在山西道境内的众多山脉,将整个山西道挤成了一条狭窄的缝隙。

但是同样的,也为山西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。

在那崇山峻岭之间,凡是能让大批人马通行的地方,皆设有关隘,驻防兵马。

山西道要出来,难。

但是外面的人想要进去,只要山西道封锁各处关隘,也难进。

「殿下心中应当是已有定计了吧。」

年轻的通政使司知事官王信陵,低声滴咕着。

他觉得殿下不是那等莽撞之人,固然他当初在交趾道的时候会身先士卒,抢先登城。

但这些年下来,殿下定然是知晓以他的身份,已经不必再做这等以身犯险的事情了。

这太行山后面的山西道,现如今是个什么情况?

那可是随时都有可能会生出遍地反贼的凶险之地。

而且这帮反贼还完全不同于以往。

他们手中有钱有粮还有人。

山西道现在就是一个还不曾喷发的火山,在那高高的山口的火焰。

而这个火山也随时都有可能会完全喷发出来,将山脚下的一切都给淹没吞噬干净。

如果皇太孙没有十足的打算,是断然不可能说出要改变计划,做那以身犯险冒进山西道的事情来。

朱允熥转头看向王信陵,脸上露出一抹笑容。

「清空太原府以南各府境内卫所兵马,前番以行文山西都司,皆以提防河南道生变为由,调诸卫兵马南下。

而今,再以筹谋明岁开春,朝廷征伐关外为由,再调山西都司卫所兵马北上大同,转由凉国公蓝玉统御。

以大同兵马,暗中看管镇压山西道境内北上之卫所兵马。」

将山西道境内的卫所兵马清空,只保留太原府境内有限的兵马。

这便是朱允熥的计划之一。

高仰止眼睑动了几下,明显是在思考由此而带来的影响和可能性。

他开口缓声道:「将山西道卫所兵马南北调离,固然可减轻后续压力,即便是晋商过往有所收买。但在所调卫所周围亦有朝廷别处兵马威慑,大概是不会生变的。如此,殿下要进山西道,可能遭受的风险也就小了很多。」

身为内阁大臣,即便是最年轻的那位,高仰止还是措辞的很谨慎。